主题: “摩托银行”成就乡村致富梦 ――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小额信贷调查

  • 美丽的世界
楼主回复
  • 阅读:303
  • 回复:1
  • 发表于:2011/8/20 10:37:21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易县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43岁的贾彦平是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的一位信贷员,短短的头发,黝黑的皮肤,显得很精干。每天一大早到扶贫社报完到后,她都要骑上摩托车,奔走在各个乡村,为当地的农民送去贷款,当地人把这样的一个摩托车队叫做摩托银行。
  
  师从孟加拉模式
  
   “我们最早的启动资金5万美元是孟加拉乡村银行给的,同时也是借鉴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先进扶贫模式。”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主任周学仁告诉记者。
   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端东麓,华北平原西北边缘。距保定西北约80公里,全县共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1857个自然村。总人口约56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总面积约253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141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5.83%,丘陵929平方公里,占36.68%,平原仅有190平方公里,占7.49%,属中国政府划分的老、少、穷、旱地区。1994年被列入国家实施“八一”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国定贫困县,2001年再次被列为省级贫困重点扶贫开发县。著名的西陵和狼牙山都在这里。”由于西部地区都是山区,这里的农民非常穷。”周学仁说。
   为了打好87扶贫攻坚战,寻求扶贫资金到村、到户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先进扶贫模式,于1993年10月创建了全国首家开发式小额信贷扶贫试验组织――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扶贫社)。1994年,扶贫社在易县民政局注册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社团法人。
   最初孟加拉乡村银行提供的5万美元的资金60%属于有偿有息,40%属于有偿无息,从1994年到2000年,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通过社科院得到的国外的各种资金一共502万元,其中有美国福特基金会,加拿大使馆,德国一个老太太等赞助的。经过十多年的滚动发展,扶贫社目前的资产总额已经增长到2671万元。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所创。在1974年孟加拉发生严重饥荒后,他开始了小额信贷扶贫试验。1976年,乡村银行首先在孟加拉的Jobra村得以创办,1983年当局允许其注册为银行。其精髓就是通过制度安排解决了贫困户无法提供贷款抵押与担保的难题。在此之后的30年间,乡村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组织遍及孟加拉全国的金融机构,服务于全国64个地区的68000个村,还款率也达到97%以上。
  
  高回报率源于“五户联保”
  
   之前一直做扶贫工作的周学仁深有体会,我国的扶贫工作大多具有救济性的特点,扶贫款给到农民一般是不回收的,通常形成越救济越依赖的恶性循环。而孟加拉模式,是要对穷人实行商业运作,小额贷款的利息相当于银行的利息。这个模式能行得通吗?周学仁一开始也犯嘀咕。
   1994年周学仁将第一个点选择在了西陵乡。花了3个月的时间建起了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相同的“五户联保制”。即入社自愿,无需任何财产抵押,五户农户组成一个小组并推选一名小组长,小组内部负有连带互助清偿责任。5至6个小组组成1个中心,中心通过社员会议民主推选出一名有一定威望、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人为中心主任,负责本中心会员的信贷事宜。
   一般每个社员首轮贷款1000元,二轮4000元~5000元,手续简便。扶贫社对项目搞得好,又急需资金的社员还给予季节性或临时性短期货款,一次不超过5000元,时间在6~9个月以内,对信用和效益良好的农户可连续放款。
   另外采取整贷零还的方式,以周还贷为主。农户在得到贷款时,首先要交还全年利息(名义利率为年息8%)的50%,从第三周开始按周或者规定的日期分期还贷,每周归还全部贷款本金的2%,一年最后两周还清剩下的一半利息。扶贫社的还款率不断上升,从初期的96.5%到2004年的98%和2005年的99.8%,2006年至2007年底还款率甚至达到了100%。
   “五户联保一般把相互信任的几户人家组织在一块,这样他们就有了责任心。规避了风险。另外由于以周还款的制度,我们的信贷员每周都要骑摩托车上农户家服务,也了解到农户家的最新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周学仁说。
   多年来一直保持100%回收率的信贷员贾彦平讲了一次她的追款经历。当时有一户农户想赖款,那天晚上她就呆在这个农户家里不走,喊吃饭她也不吃,就坐在那一晚上,第二天又找其他四户联保的农户。人的心理都是有底线的,看到我的这份坚持,这户农户还是把钱给还了。”贾彦平说。
   周学仁也给记者回忆起一次贷款的经历。在1995年7月的时候,当时村里有个光棍,”按照我们的原则是不给光棍贷款的,而一个女人带个孩子可以贷款,但是这个光棍那年娶了个媳妇,我们就给他放了1500元贷款。没想到有一天两人喝完酒后,他的媳妇拿镐把他打死了。当初的1500元贷款,所剩无几,其中有700多元买了羊,其他都吃喝掉了。当时村里干部说贷款人都死了,还款就免了吧,我说不行,可以把羊和房子折卖来还,最后我在那里呆了一晚,光棍的弟弟把房子卖了2200元,最后把剩下的款还给我们。”周学仁说。
  
  小额信贷成就村民致富
  
   王金英是河北省易县易州镇石炕村人,她经营的“金英小吃”远近有名。现如今她的小店拥有固定资产9.5万元,年净收入7万元以上。而在2002年以前,她家还是以丈夫外出打工为生,生活十分清贫。王金英生活的变化,
  还得从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成立说起。
   2002年年初,易县扶贫社来村里放小额贷款,于是王金英加入扶贫社贷款2000元,租下了亲戚家邻街的一间房,开了个杂货铺。随后的3年她又先后贷款,扩大了杂货铺原有规模,商品种类越来越全。但是随着村里杂货铺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少的收入使她痛下决心关掉了杂货铺,从扶贫社贷款5000元添置了豆浆机、人力三轮车等,到易县县城开了个早点铺。
   在创业初期,她曾遇到很多困难,最主要的困难就是交通问题。“创业当初我只有一辆人力三轮车,每天4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晚上10点回家,很费力,于是2008年我从扶贫社贷款换了一辆助力三轮车,轻松了许多。”再有就是饭店的竞争很激烈,要长期发展下去,除了要有自己的招牌菜,还要不断创新,推出新菜谱,所以”我每年都要推出四五种新菜或新主食,得到了顾客的称赞。”
   2008年早点铺的生意越来越好,雇一个帮手已经忙不过来了,而且餐桌显得少了,于是她在112国道边租下了一间门脸,又多雇了两名服务员,把早点铺改成了小饭店。(如上图)
   从2002年家庭的收入不足3000元,一家6口人挤在3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到如今3间旧房拆了翻盖成了5间亮堂堂的大房,给大女儿办了婚事,供二女儿上了大学。8年间,凭着每年的小额贷款致富的事迹,村里人都对王金英一家树起了大拇指。
   谈起小吃店未来的发展,王金英信心十足。“近期目标是买一辆面包车,这样既方便了进货,也便于回家。如果有合适的地点,我打算再租1套3间的门面房,多雇两名服务员,把饭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是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二是多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而和小额信贷的缘分,用她的话说就是“咱们还‘没完’。”
   像王金英这样的因为小额贷款的致富故事还有很多,十几年来,易县扶贫社用陆续到位的500多万元社会捐助资金,为易县广大农民提供了优质服务和就业的机会,使广大农民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需求,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易县和谐健康的发展。
   例如东豹泉村,过去一直存在宗教问题严重、村风不正、村民相互争斗不休等棘手问题。扶贫社自1999年在该村开展小额信贷工作后,通过一部分人带头入社发展种植、养殖业并致富后,吸引更多的村民通过加入扶贫社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扶贫社还发现制约该村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甚至连人、畜正常的饮水需求都不能完全满足。如果天气干旱,村民种植的果树就没有收成。扶贫社就利用连续放贷和采用连带互助的形式办法,帮助该村农户在村东、西两侧分别打了一眼机井,还安装了一个机井自来水配套设施。这样不仅解决了全村人、畜的饮水问题,又解决了村中旱地的灌溉问题。现在全村多数农民通过扶贫社获得了小额信贷,从事养殖、种植和多种经营。在扶贫社的帮助下,该村农户的消费需求大幅提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东豹泉村的发展又给其他穷困村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促使更多的农户希望通过扶贫社的信贷支持获得发展的机会。
   周学仁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扶贫社新放贷款2049.8万元,其中种养业投放400.9万元,占投放总额的19.6%;小商业服务业700.6万元,占投放总额的34.2%;运输加工业投放937.9万元,占投放总额的45.8%;其他投放10.4万元,占投放总额的0.5%。”
  
  发展遭遇瓶颈
  
   随着农业银行的做强做大,大多农业银行从农村撤走了,另外,存款不足80万的农村信用站也撤了,作为村一级的唯一能够贷款的机构,扶贫社在发展迅速的同时,也遭遇到发展的瓶颈。
   “现在资金相当缺,一般10月开始缺钱,收点放点。因为10月份打工的回来,商贸频繁,利用资金缺口大。”周学仁告诉记者。
   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已经有了较深的矛盾。周学仁称,从资金供给方面看,目前扶贫社的500多万本金规模,和多年来滚动发展的资金400多万,再加上农户入股的资金,目前2000多万资本金,仍不能满足全县的贷款需求。
   目前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以扶贫为目的的非政府机构小额信贷项目,资金基本上完全依赖国内外捐赠,以国际捐赠为主。大多数的项目没有后续资金安排,在不可持续的情况下,难以争取进一步的投资。
   同时,“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面临资金链条中断的潜在威胁。根据2008年5月4日《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的界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机构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金净额的50%。
   “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合法身份,发展受限。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3个机构对我们都有批示,但这都不是正式的金融机构,我们没有金融许可证。”周学仁说。
   由于扶贫社所属的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法规予以支持,无法确定合法身份,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发展,也影响了机构的筹款,甚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在发展过程中扶贫社试图利用农行资金合作扶贫,但受法律主体地位限制,无法运作。
   “如省人民银行有2个亿再贷款资金,当初想支持我们,但必须通过县信用社转,他们不帮忙,资金就到不了我们这。”周学仁很无奈。
   “目前,我们只能靠资助和实验性的资金,享受不到国家长期的信贷政策,要是有钱,全县我们早就全覆盖了。”周学仁说。
  
  • 我的世界
  • 发表于:2011/8/20 16:44:25
  • 来自:河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